盘锦高新区:新技术新项目引发的“蝶变”效应
- 发布日期:2016-07-11
- 浏览次数:1056
在原油价格下滑,石油开采加工产业日趋下行的情况下,盘锦高新区向供给侧改革“问诊把脉”,积极拓宽思路、科学谋划,推动创新创造,将研发新技术、引进新项目作为园区发展的新动能新引擎,通过增强内生动力带动园区快速发展。今年上半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35亿元,同比增长6.3%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0亿元,同比增长8.0%,全口径税收5.29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77亿元,出口创汇3500万美元,同比增长6.4%。
7月4日上午,由辽河油田天意石油装备有限公司自主设计的“D-Guider旋转导向钻井系统”新产品技术鉴定会在北京隆重举行。经过对成果材料认真审核、对相关问题专业质询后,鉴定会专家组一致认为,天意公司提交的资料齐全规范,符合鉴定要求,在其专业方面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同意并通过鉴定。这标志着盘锦高新区在石油装备制造技术方面实现了新突破。
突出创新驱动,把创新作为发展动力和引领模式是盘锦高新区始终秉持的做法。为引导创新,这里建设了近万平方米的科技孵化器,目前在孵企业24家,意向入孵企业15家;30万平方米的“双创”基地正在积极谋划推进中。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园区要发展,不断引进有前途的新项目补充新血液是关键。
800名员工创造4亿元的年销售额,拥有5项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与两项软件著作权,管理团队中有53%的人才来自国内外发达地区,辽宁中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为全市电子产业的领军企业。这是盘锦高新区大手笔引进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
今年,总投资1.2亿元的中蓝电子产业园即将竣工投用。中蓝电子产业园围绕手机摄像头模组部件生产,业已形成以中蓝电子为核心、多家配套企业集聚发展的态势。目前,中蓝光学、北京东方路成、东莞研杰等3家企业已入驻园区,将分别围绕中蓝电子的马达、镜头等核心产品,提供配套零件生产。未来三年,随着新项目的入驻,园区将达到年产马达2亿颗、镜头2.5亿颗的规模,实现年产值80亿元,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手机部件生产基地。
此外,陆海研究院、海兴科技等高新技术企业也异军突起,成为园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
“花香蝶自来”,良好的发展环境是吸引企业的“永久磁铁”。
日前,辽宁省科技厅下发2015年新获批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及牌匾,盘锦高新区有4家企业位列其中。截至目前,高新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23家,成立了全市首家院士专家工作站,2014年高新区在省级开发区综合排名中位列第一。
2016年,为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现已申报高企5家、“小巨人”企业17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通过省科技成果转化认定6项;引进国家重点实验室流动站4家。(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