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way必威体育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动态要闻 >betway必威体育

辽河贡献:产业报国 助力振兴——庆祝辽河油田开发建设50周年系列报道之一

  一切的过往,只有站得足够远,才会纵览它高歌奋进的诗篇;广阔的未来,只有看得足够远,才能风劲帆满、驶向彼岸。

  五十载岁月如歌,五十载波澜壮阔。站在2020年的辽河早春回望,历史仿佛给了我们一枚超长焦镜头,将辽河油田开发建设半个世纪的光辉历程慢慢拉进视野。

  从战歌嘹亮辽河岸,到夺取全国“油老三”;从助力振兴站排头,到拉动产业链条创一流……在辽河油田开发建设的每一个关键历史方位,都留下了辽河人产业报国、拼搏奉献的奋进诗篇。

践行“我为祖国献石油”初心使命

  为国家多产原油多产天然气,保障能源安全,是油田的最大价值和最大贡献所在。50年来,辽河油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始终把多产油气作为最大责任和使命。

  1970年3月22日,兴4井场红旗招展、锣鼓喧天,辽河石油会战在这里召开誓师大会。21支钻井队、10个作业队以及部分采油、油建和辅助生产单位的会战队伍群情激昂、沙场点兵,拉开了辽河石油会战的大幕。

  “石油工人英雄汉,扬鞭跃马战犹酣。”彼时,来自大庆、大港、华北等全国各地的石油工人和四面八方的复转军人、知识青年组成的会战大军,云集昔日的“南大荒”,头顶蓝天,脚踏荒原,在盐碱滩上安营扎寨,在芦苇荡中摆开战场。吃的是高粱米,喝的是“鸭子汤”,住的是草垫房。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辽河人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为夺油而战。

  金戈铁马征战急,辽河两岸建伟绩。会战打响的当年,辽河在黄金带、热河台、兴隆台3个油田钻井63口。短短三年后,辽河就跨入百万吨行列。进军“兴隆台”,会师“欢喜岭”,攻克“茨榆坨”……到1977年时,辽河油田已经初具规模,在一次次会战中,辽河会战队伍也百炼成钢、铸成铁军。

  随着产量的逐年攀升,1980年1月29日,《人民日报》在头版以《我国又建成一个大型油气田辽河油田》为题,向国内外宣布了辽河油田建成的消息。这一年,辽河原油产量跃升到500万吨以上。

  突破一千万,跃居“油老三”。1986年,辽河油田原油产量突破1000万吨。这在辽河油田发展史上是一个重大的里程碑。16年来,辽河油田钻井累计进尺相当于从地球的北极打穿到南极。地震勘探测线长度累计5万千米,相当于环绕地球一圈还多。

  建成全国第三大油田,辽河乘势再上,继续攀登能源保供、产业报国的高峰,用原油产量诠释价值贡献。之后的近10年里,辽河人克服暴雪、洪涝等灾害影响,大打勘探开发进攻仗,在1995年达到1552万吨历史最高峰。

  登上产量最高峰后,辽河油田在低油价冲击、油气递减规律的双重影响下,进入了产量递减区间。为了稳住千万吨产量规模这条“生命线”,辽河人发扬“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精神,解放思想、大胆创新,转变勘探开发观念,开启了二次开发的新纪元。

  辽河稠油、超稠油、高凝油开发难度大,辽河秉持“油稠人不愁”的理念,依靠科技创新支撑长期稳产,先后攻克蒸汽吞吐、蒸汽驱、SAGD、火驱等稠油开发技术,以及高凝油电加热开采、高凝油化学驱技术。

  “十一五”以来,辽河油田技术稳产路径逐渐清晰。在这些具有国际水平的辽河二次开发特色技术、特色理论的强力支撑下,到2019年底,辽河连续34年保持千万吨规模稳产,创造了东部老油田的“不老”神话。

  半个世纪的峥嵘岁月,辽河油田累计为国家贡献原油4.8亿多吨、天然气880亿多立方米,全面建成我国最大的稠油高凝油生产基地,在“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宏伟事业中作出了“辽河贡献”。

与地方和谐共建携手发展

  一部艰苦创业史,一腔热血爱国情。

  辽河在50年艰苦创业过程中,勇挑重担、团结奋斗,积极发挥国有骨干企业社会责任,积极主动采取多种措施,助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在辽宁振兴中担重任、站排头。

  早在1972年,辽河开采的天然气就开始外输鞍山钢铁厂,为共和国“钢铁工业长子”输送能源血液。从1973年开始,以兴隆台为主的油田天然气又先后向盘锦、台安、大洼、营口、北镇和海城等化肥厂供气,带动了一方经济的蓬勃发展。

  盘锦,是一座“缘油而建,因油而兴”的滨海新城。

  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油田生产规模的逐渐扩大,辽河油田职工和家属已达12万人。当时,盘锦地区行政区域几经变更,油田与地方协调环节有所不畅,保障油田职工生产生活也面临一些难题。

  建城,成为国家破解这些难题的现实出路。1984年6月5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建立盘锦市,开启了一段盐碱滩上的筑城之路。盘锦建市初期,白手起家、困难重重。油田及时伸出援助之手,拿出资金与物资无偿支持地方建设。

  1985年夏季,盘锦地区遭受特大洪灾,油田在自身严重受灾的情况下,拿出200多万元的救灾物资无偿支援地方;为支持重灾区陈家乡的抗灾自救,油田又无偿提供了100多万元的机械、物资,帮助陈家乡搞起了小工业和家庭工业,使重灾区迅速恢复了生机。

  1986年1月,兴隆台区开始筹建。建区初期,兴隆台区几大班子及区直机关干部队伍主体,均由油田抽调配备。资料显示,兴隆台区组建时,油田共抽调各级各类干部数百人,且在相当长时期内,他们的工资及各种福利待遇均由油田承担。

  勘探开发50年来,辽河人在九河下梢、水网连片的“南大荒”,建成了干支线专用公路1543公里、桥涵890座,成为地方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盘锦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期间,油田公司克服困难、筹措资金,对矿区主要街道进行重修,全力支持创城工作,展现了国有企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良好形象。

  油田还通过直接的税费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据统计,辽河油田建成至今上缴税费近3000亿元。有人曾经做过测算,油田每生产1吨原油,就为国家和地方贡献211元税费。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辽河油田每年固定资产投资均在100亿元以上,不断增加的开发投资直接拉动地方建筑、运输、制造等行业的发展,带动了地方就业。

  油田多种经营企业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油田多种经营企业上缴税金一度占兴隆台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一半以上。统计资料显示,辽河油田多种经营企业每年上缴税金数亿元,安置社会化用工近8000人,已经成为盘锦地方经济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近年来,辽河还先后在建昌、朝阳、北票、阜蒙县、义县等地区大力开展民生扶贫、产业扶贫、精准扶贫,每年都要投入数百万元,选派驻村干部,帮助这些地区脱贫奔小康,助力辽宁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在助力转型发展中发挥骨干作用

  石油,现代工业的血液。作为炼化企业的原料产地,50年来,辽河油田向锦西石化、锦州石化、辽河石化、抚顺石化及辽宁民营炼化企业输送高凝油、稠油等特色原油产品,源源不断地滋养着辽宁炼化产业的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说,辽河油田每年生产的一千万吨原油,带动着整个辽宁省内炼化产业、石油装备、油服公司的整体增收增效。

  不止于此,开发建设以来,油田还投入比较多的资金,直接参与石化产业的布局与运营,辽河石化便是其中的典范。油田还以各种形式与地方企业合资建立了一批企业,帮助盘锦市加快石油综合利用、石化产业的发展,盘锦市天然气化工厂、炼油厂、沥青厂、辽河化肥厂、盘锦化工厂等石油化工企业先后建成投产,一个新兴的石油化工基地初具雏形。

  到1990年,盘锦已逐步形成了“油气头,化工身,轻纺尾”的工业格局。全市工业年总产值达到58亿多元,化工、机械等6大类系列产品外销英国、美国、法国、日本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及香港等地区。1990年10月,新华社发布,在全国450个城市中,已有36个达到小康水平,盘锦市名列第20位。

  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天然气近年来越来越受到热捧。2010年,根据集团公司的部署安排,油田接过“气化辽宁”重任,并于2011年组建了燃气集团公司,大力发展燃气业务,通过与其他燃气公司合作等方式,快速做大市场。

  短短一年时间里,油田先后与辽宁省9个地级市、3个县级市签订了合作协议,建成华锦、辽滨两条专线,建设恢复了盘锦母站等4座CNG母站,当年实现天然气销售近10亿立方米。近年来,辽河还积极开发天然气贸易用户30多个,每年销售天然气2000多万立方米。

  2019年,油田公司新一届领导班子组建以来,油田主动将自身发展置身辽宁省及盘锦市创新转型发展大局,立足打造集团公司、辽宁省重要骨干力量,制定了建设高质量“千万吨油田、百亿方气库”的发展战略。

  这个气势恢宏的发展战略,在明确保持千万吨有效稳产目标的同时,提出了建设“百亿方气库”的宏伟目标。辽河油田与盘锦市将共同携手,建设工作气量达115亿立方米的辽河储气库群,打造全国最大的储气库群,形成东北及京津冀地区天然气调峰保供中心。

  盘锦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辽河储气库群的建设不仅可为地方提供稳定、清洁的能源保障,还将进一步带动炼化、基建、运输、装备等天然气下游产业链的发展,助力盘锦市打造世界级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基地。

  发展不止步,辽河正青春。今天,迈向发展新时代的辽河人正在用实干点亮梦想,用奋斗锻造辉煌,奋力续写辽河下一个五十年的辉煌篇章。(信息来源:《盘锦日报》)

 

关闭 打印
上一篇: 防控疫情 法治同行——兴隆台区司法局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下一篇: 主动作为 彰显担当 兴隆台区各级人大代表发挥表率作用积极投入疫情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