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社会治理“响应体系” 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振兴街道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服务调查报告
- 发布日期:2020-06-09
- 浏览次数:1202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点和难点均在基层。兴隆台区振兴街道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努力方向,紧紧依靠人民力量,牢牢根植人民之中,不断整合社会治理资源,创新基层治理服务模式,打造“网格化管理有呼必应,精细化治理一呼百应,社会化治理全民响应”的基层治理“响应体系”,构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有效地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成为我市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一面旗帜。
管理网格化,实现“有呼必应”
振兴街道紧紧围绕群众所需、所盼、所愿,实行“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重大事情不出街道”的网格化管理,实现了群众有所呼、服务有所应,社会治理服务能力得到有力提升。
创新方式,细化管理。振兴街道辖区面积68万平方米,常住人口2.8万户、6.8万人,下设12个社区。街道以建立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为目标,将全街划分了64个网格,配备了64名网格员,建立了64支网格服务队伍,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条块结合的基层工作网络,构建起民主议事、便民服务、矛盾调处、党建活动、红色教育和文化娱乐“六位一体”的网格化服务新模式,实现了“管理到楼口、服务到门口。”
创新保障,提高效率。街道在全市率先实行网格员职业化。为了提升基层服务管理精细化水平,街道实施了“四保障”,实现了“四到位”:一是统一制定网格员职业化服务管理办法和考核细则等一系列制度,保证责任到位;二是构建街道网格中心、社区网格长、网格员、网格信息员四级管理体制,将综治信访、矛盾调处、市政设施等112项工作职责全部落实到网格,保证管理到位;三是建立信息员队伍,每名网格员至少吸纳20名兼职网格信息员,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延伸服务触角,保证信息到位;四是建立网格信息群,将网格内每户居民家庭成员代表加入进来,第一时间掌握网格内矛盾纠纷信息,及时进行调处化解,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保证服务到位。
2018年和2019年,街道网格绩效综合排名始终位于全区第一,辖区居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显著增强。
治理精细化,实现“一呼百应”
2018年6月,振兴街道作为兴隆台区城市精细化治理试点单位,率先推行了街长制。他们把辖区内主次街路划分为42个责任路段,选聘了32名商户街长和44名党员街长,把城市管理的责任落到了地头儿、任务落到了人头,将治理服务变成全民行动。
建立“一员两长”三色服务队,实现治理区域精细化。细化职能,在细化网格员职能的基础上,将“街长”细化为党员街长和商户街长。党员街长是社区在辖区中选聘敢管事、爱管事、有威望的老党员作为街长;商户街长是从责任路段的商户中挑选出有责任心、敢担当的商户经营者担任街长。细化标识,街道给网格员、党员街长商户街长分别佩戴红、绿、蓝三种颜色的臂章,群众称之为“三色服务队”。细化责任,在全街16条主次街路两侧设立了“街长公示栏”,将党员街长、商户街长、网格员、综合执法、环保绿化等责任人的姓名、联系电话、巡查范围、岗位职责等内容用图例清晰标注,既方便群众及时反映问题又便于群众监督。细化流程,每天早晚时段,党员街长利用晨练时间收集热心群众反映的信息,发现、处置、报告问题;商户街长负责日常营业期间的工作职责,能处理的问题及时处理,不能处理的,及时将照片及文字发送给网格员,交由网格员处置,形成了“网格员+街长+群众粉丝”全天候无死角的三级巡查模式,延伸了管理的触角,有效堵塞
了漏洞。
建立“三陪同一联合”工作模式,实现工作机制精细化。一是街道干部要陪同网格员巡查,每周不少于2次,帮助网格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网格员的工作能力;二是驻街执法部门要有针对性地陪同网格员和街长巡查,协同解决网格员难以解决的疑难问题;三是网格员陪同街长巡查责任路段,每天沟通情况、掌握动态、指导巡查。“一联合”是将驻街的派出所、执法大队、市场监督、交通运管、税务、司法等执法部门进行资源整合,建立联合执法队伍,形成联动机制,对网格员、街长发现的典型突出问题,进行精准联合执法,形成齐抓共管的城市治理新格局。
“三陪同一联合”工作模式,使城市管理由原来的执法大队一家唱“单出头”,变成了驻街各个行政执法部门共同参与的“大合唱”,城市管理效能显著提升。
建立街道社区两级治理机构,实现社会综合治理精细化。大力推进街道、社区综治中心综治工作站的规范化建设,形成了层级清晰、定位准确、衔接有序、规范运行的社会治理网络体系。坚持周例会、月度会、季联席会,对全街社会治理、重点信访案件和矛盾纠纷案件进行研判,及时掌握情况,制定风险化解方案,使综治工作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平安建设工作得到进一步拓展。
治理社会化,实现“全民响应”
“人民群众的需求,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党工委书记徐凯说,“我们通过搞好精准整合资源,提升全民共建、全民共治、全民共享的治理服务新格局,实现了‘全民响
应’。”
整合社区资源,扩大治理格局。打造社区大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长(中心户)为基本框架的组织体系,实现了企业党委、精准服务、社区治理一体化“并网”运行。积极引导社区老党员和志愿者积极参与社区自治,实现基层党建网和社会治理网“一网融合”。新的服务体系将治理服务范围扩大到驻街所有企业,将社区范围内管理和服务资源聚集起来,实现社会治理全覆盖、服务群众全员化,形成了全街共建共治的新局面。
整合企业资源,聚集治理力量。街道举办“城市精细化管理,落实门前新三包暨文明公约千人签名仪式”,引导辖区19家物业公司全面提档升级;携手辽河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共同开展“文明交通”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活动,解决居民反映强烈的停车难、停车安全等热点问题;建议辽河油田机关党委号召15万职工家属参与城市管理。这些活动,形成了全民参与城市精细化管理、共同建设文明城市的强大合力。
整合社会资源,增强治理效率。着重打造“一个平台、一个菜单、一个集群”,通过打造“幸福家社会工作事务所”和“刘凤珍工作室”,建立起社区治理服务群众的新平台;通过打造“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志愿者接单”的流程,强化责任落实,有效化解矛盾纠纷;通过建立“1+3+N”的社区治理模式,建立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业主委员会、小区物业公司、各类社会组织、志愿服务团队为主体的治理服务集群。强大的力量,实现了“发现及时、处理有效”的居民自治良性互动。(信息来源:《盘锦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