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有折”存储 让爱心“有证”传递——兴隆台区景园社区“时间银行”互助养老见闻
- 发布日期:2022-01-14
- 浏览次数:324
1月13日下午2点,68岁的志愿者吕凤兰准时来到81岁的独居老人杨青云家中,帮助她理发、打扫卫生,陪她聊天,很快一个多小时就过去了。吕凤兰把志愿服务时长、内容等填进“时间银行”手册上,到社区进行认证后,完成了一次“存储时间”的全过程。
把钱存进银行是人们再普通不过的行为,不过把时间存进银行却很少见。日前,兴隆台区景园社区的“时间银行”正式营业了,他为居民储存时间、凝聚爱心,实现了人们对爱心接力、爱心传递的期盼。
景园社区是辽河油田油建公司职工家属聚集的老小区,居民多为当年援建辽河的南方人,并且年龄偏大,60岁以上的居民达到1000多人。特别是油田老党员社会化移交之后,社区管理和服务面临很多新的问题和挑战。为更好缓解社区养老服务压力,发挥低龄老人作用,景园社区利用原有的“工匠联盟”“暖夕阳”“红马甲”3支志愿服务团队,建立了“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服务模式。
所谓“时间银行”,就是低龄老年志愿者通过帮扶高龄老人,将服务积分“储存”至个人账户,当自己未来需要他人帮助时,可以从中“支取”已储存的时间,也可兑换相应积分的实物。这种模式不仅实现了老有所为、老有所养,而且形成了与邻为伴、以邻为善的良好社区关系。
谈到“时间银行”,吕凤兰表示很愿意参与,她说现在大都是独生子女,将来老了很容易缺少照顾、独居寂寞。“现在趁腿脚还利索,做点志愿服务积点分,将来有需要了,可以随时支取,很方便。”吕凤兰一边填写服务记录一边说,“谁还没有个老,这也是给自己存点爱心,留点后手儿。”
据景园社区党委书记李雪丽介绍,社区很多志愿者都是退休的低龄老人,为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为老服务实现循环接力,经过反复调研商讨,社区决定推出“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将入户巡视、理发、健康咨询、智能教学、防范诈骗、文化宣教等各类志愿服务纳入“时间银行”养老服务项目。“时间银行”一经推出,即得到大家的广泛响应,他们都愿意通过眼前的付出换取将来的保障,志愿服务的积极性更高了。
李雪丽拿出一个红色的小册子,封面印有“时间银行”“景园社区互助养老志愿服务”等字样,并有独具匠心的包含钟表、老人、爱心等元素的logo设计,内页上部是活动主题“把爱留给爱”,下部是编号、姓名等内容。
“这个小册子就相当于‘时间银行’的存折,志愿者的服务情况都记录在上面,社区登记认证后,存单就正式生效了。”李雪丽说,“这个存储的过程让志愿服务更有存在感,大家提供服务后不仅有道德褒奖,更得到了存在‘时间银行’里的实实在在的爱心回报。”
杨青云说:“我一个人独居,需要帮助时,向社区打一个电话,就会有住在附近的志愿者过来帮我,真是太方便了。”
据初步统计,截至目前,景园社区共有260名志愿者参与了“时间银行”志愿服务活动,累计开展志愿服务18次,存入“时间银行”的志愿服务总时长已经达到52个小时。(文:田俊 摄:李方闻 区宣传事务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