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动100人 奋战4昼夜——兴隆台区巡坝志愿者堵住“蚁穴口”筑牢“辽河堤”
- 发布日期:2022-08-08
- 浏览次数:404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兴隆农场水利站负责人于丹洪心有余悸地说,“当时渗水点非常非常小,几乎看不到,好在及时发现、迅速处置了这个‘蚁穴’级渗水点,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受连日降雨和上游来水影响,辽河水位不断上涨,防汛形势依旧严峻。兴隆台区辽河左岸防汛堤坝的3号桩至4号桩是兴隆农场的责任段,8月4日下午3点多,兴隆农场现场工作人员在例行堤岸巡查结束稍事休息后,开始了新一轮的巡查。
4点左右,巡堤人员来到了辽河的背水坡防堤3号桩西约30米底角路面低洼处,一块面积大约只有铅笔粗细,总是“湿漉漉”的地面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一开始,工作人员以为是近期下雨,地表潮湿,“湿漉漉”是正常的。可是经过半小时的观察,潮湿面积并没有缩小。“有点不对。”于丹洪心里嘀咕着,随即,几名工作人员现场在大堤底角处挖了几个观察点,只见一串串细小的水泡从堤坡脚下的多个“蚁穴”状的土缝里冒出来,并有逐渐变大的趋势。现场有着多年水利工作经验的王长灵也是此次值班人员,他的心“咯噔”一下提了起来:“不好,有疑似渗水,赶紧上报!”
紧接着,这条险情信息顺着电波迅速传给了区农水中心,也传给了市设计院的水利专家。很快,市、区水利部门专家就赶到现场勘察并做出处置方案。为争分夺秒,兴隆农场负责人现场与水利专家经过短暂会商,分析渗水原因,按照防汛专家给出的处理意见,第一时间组织党员志愿者参加装袋、清道、运输等抢修工作,并调配物资,对渗水点进行防渗加固处理。
“按照专家要求,在此处大堤的迎水面先铺设约50延长米的防渗膜,从护坡至坝底后又延长15米在河水中,在防渗膜上用袋子装土压实(从护坡至水中),又在袋子上铺设土工布,再用土压实,护坡采用营养土并种植草坪,防止水土流失。在大堤背水面挖50-60公分深、30余米长的沟渠,底部和两侧用防渗膜覆盖后加入细沙、小碎石和大碎石,再压上土袋,便于观察是否再次有渗水情况。”于丹洪现场介绍着处理情况。
此次从发现渗水点、处理结束再到完成堤坝的防渗加固作业,兴隆农场的志愿者们连续奋战了100个小时,期间共出动100余人、挖掘机5台,动用土方 7000多立方米、编织袋 4万余袋,压渗2000余平。
由于兴隆农场对险情进行了及时、科学地处置,兴隆台区辽河左岸防汛堤坝的3号桩至4号桩段得到巩固,守住了辽河堤的前沿阵地。兴隆农场负责人表示,堤坝在降雨冲刷和河水长期浸泡下极易出现险情,未来我们将持续加大巡堤力度,对堤防隐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为兴隆台区全面做好防汛工作筑牢“安全防线”。(文/摄 李方闻 区宣传事务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