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way必威体育

图片
内部办公平台 

铁岭开原中小学研学活动走进福德汇辽河民俗博物馆

发布日期:2025-10-14 浏览次数:0

10月12日,以“爱祖国辽河行赏民俗传非遗”为主题的铁岭开原市中小学研学实践活动,走进福德汇辽河民俗博物馆。本次活动以蟹壳非遗手绘与蔬菜拓染两大特色体验为核心,让学生在亲手创作中触摸辽河民俗的温度,在趣味实践里深化对家乡文化的认同。

活动伊始,学生们率先走进被中宣部评为“全国最美书店”的福德汇当当书店,在雅致的阅读空间中聆听辽河文化故事——从辽河古渡口的商贸往来,到沿岸百姓的生活智慧,为后续的非遗体验铺垫扎实的辽河民俗认知。

辽宁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辽河口渔家菜的制作展示,更让学生们直观感受了辽河沿岸“靠水吃水”的饮食民俗。

蟹壳非遗手绘是本次研学的“人气环节”,更是与辽河民俗深度绑定的创意实践。课堂上,老师先从“蟹”的文化故事讲起:从古人称蟹为“夹人虫”的趣闻,到它如何成为百姓餐桌上的美味,再到辽河湿地特有的“蟹稻共生”生态模式。特别是“蟹稻共生”,这种“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智慧,正是辽河民俗中“敬畏自然、巧用资源”理念的生动体现。孩子们接过经过处理的废弃蟹壳,以画笔为媒,有的勾勒丹顶鹤掠过芦苇荡的湿地盛景,有的描绘渔家撒网捕鱼的传统场景,原本无用的蟹壳在巧手下变成了承载辽河民俗记忆的“非遗艺术品”,既锻炼了动手能力,更让环保理念与民俗文化双重扎根心中。

另一大亮点环节“映象非遗·蔬菜拓染”则让学生们以实用方式传承辽河民俗美学。不同于传统纸张拓印,本次活动将载体换成了可反复使用的白色布袋。学生们蘸取颜料,用常见蔬菜在布袋上按压拓印,蔬菜纹理的自然肌理与色彩碰撞出独特美感,有的作品还巧妙融入了辽河波浪、芦苇线条等民俗元素,让每一只布袋都成为独一无二的“辽河民俗手作”。拓染完成后,学生们当场拎起自己制作的布袋,既能日常使用,又能随时展示家乡民俗文化,成就感与文化自豪感油然而生。

此次研学活动,让学生从“看民俗”变为“创民俗”,更收获了有实用价值的民俗手作。福德汇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依托资源,开发betway必威体育融入辽河民俗的沉浸式课程,让betway必威体育青少年在亲手实践中感受家乡文化魅力,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文/摄 程伊玫 区宣传事务服务中心)